拓培猎头网_知名的广州猎头公司
拓培茂名猎头网_茂名猎头公司导航菜单
图片
图片
文章正文
东莞外贸转型历时5年
   2014-08-22 14:08:10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“外贸兴,东莞兴。”在2008年以前,东莞的外贸连续多年保持2位数的增长,而东莞的GDP增速也连续多年保持在18%,这段时期是东莞发展最快速的时期,许多从事“三来一补”的企业老板们坐着都能赚钱。

  然而,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,一切都变了,转型升级成了政府和企业面临的唯一出路,推动企业从“来料”转为“三资”,设立外博会并将之升级为加博会,帮助企业拓展内销,从每年20亿的“科技东莞”资金中帮助企业提升研发水平……

  东莞外贸转型历时5年的“上半场”,政府帮助企业慢慢走出了困境,从2014年开始,东莞外贸转型开始进入“下半场”,开始实施“增效计划”,推出“四大体系”创新服务模式,开始巩固转型成果。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看,东莞多项外贸数据一改以往落后全省的状态,超出全省平均水平。在多项措施的推动下,东莞的外贸形势焕发出新生机。

   1

  【黄金时期】“东莞塞车,全球缺货”

  2004年,东莞有79家民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进料加工业务,进料加工进出口2.62亿美元。到2010年发展到678家民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进料加工业务,进料加工进出口达到20.3亿美元,是2004年的7.7倍。

  今年30多岁的徐先生,2000年从四川来到东莞,在常平一家饰品厂打工。到2004年,他已经成为该厂一名主管,专门负责台湾客户。他向记者回忆,一直到2008年上半年,工厂的情况一直都很好,接单、买材料、加班生产、回款。工厂一直按照这个模式满负荷的运转,那时候也没有说国外买家倒闭,货款收不回来的问题,工厂每年的利润都在不断的增长。他告诉记者:“那是个赚快钱的年代。”

  徐先生所在的工厂是当时东莞外贸发展形势的一缩影,当时东莞的外贸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2位数的增长:2004年进出口增长18.4%,2005年增长15.3%,2006年增长13.2%,2007年更是增长了26.9%,进出口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。

  得益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,这一段时期也是东莞外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,东莞也收获了“世界工厂”的美誉。

  数据飙升得益于民营资本进入进出口领域。改革开放初期,东莞进出口以港澳台的外资企业为主。从2004年开始,民营资本开始进入。以从事来料加工业务的民企为例,数据显示,2004年,东莞有79家民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进料加工业务,进料加工进出口2.62亿美元。到2010年发展到678家民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进料加工业务,进料加工进出口达到20.3亿美元,是2004年的7.7倍。

  在这一时期,东莞曾经先人一步,也曾错失机遇。

  当时,东莞抓住台式电脑的产业转移,以IT产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,早在2005年就形成“东莞塞车,全球缺货”的业界地位。

  也是在这个时候,全球笔记本电脑产业转移,东莞却没有抓住机遇,被苏州抢先一步。笔记本电脑在产业高端性和利润上均超过台式电脑,苏州借此迅速崛起,一下子将东莞抛开。此后,很少有人再提起“东莞塞车,全球缺货”。

  2

  【转型时期】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转型

  截至2013年,东莞4300家来料加工企业转变了企业身份,加工贸易自主品牌拥有数量从2008年的2068个增加到2013年的7500多个,增加5000多个。

  危机的苗头早在2005年就开始显现。2005年8月,欧盟“双指令”让电子电气企业感受寒意。2007年7月,著名的“44号文”发布,加工贸易企业感叹很受伤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,加速了危机的到来。许多企业熬不过去,开始倒闭。外贸进出口增速开始下降,在2009年,更是出现了17%的负增长。

  “今天不主动调整产业结构,明天就被产业结构所调整。”2008年3月,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东莞专题调研时的一番话,拉开了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幕。

  在转型的过程中,东莞市委、市政府确立了推动加工贸易生产方式从OEM向ODM和OBM转型,从单纯生产制造向生产研发销售相结合转型,从单一国外市场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举转型,从生产车间向总部经济转型,从贴牌加工向创立自主品牌转型,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,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,从高能耗、高排放向低碳环保转型的“八个转型”目标。并提出“四个不是而是”和“四个忍得住”,主动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倒逼作用,顺势而为,把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应对金融危机有机结合起来。

  2008年6月,东莞市外经贸、海关、税务等6个部门出台《来料加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三资企业操作流程及指引》,在全省率先解决“非法人”来料加工企业转型遇到的停产问题。

  2009年东莞正式启动转型升级试点工作,并率先破解了阻碍转型的“研发创新能力不足”、“内销市场开拓”、“管理效能提升”、“淘汰转移”、“利益平衡”等六大难题,实现了产品结构、贸易结构、创新能力、劳动者素质、综合效益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。

  2010年,东莞成为全国首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,转型升级上升为国家战略。

  2011年,广东省政府先后与商务部、海关总署、国家质检总局签署了共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合作备忘录(协议),明确了多项措施在东莞先行先试,进一步突破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制体制障碍。

  2012年8月30日,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场会在东莞召开,同年广东省外博会升格为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并永久落户东莞。

 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,截至2013年,东莞4300家来料加工企业转变了企业身份,加工贸易自主品牌拥有数量从2008年的2068个增加到2013年的7500多个,增加5000多个。来料加工出口占比从2008年的30多个百分点下降到10多个百分点。全市外资企业国内销售总额2900亿元,占内外销比重达30%以上。

  为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,东莞还投入数亿元的引导配套资金,引进和建成了公共创新平台15个,专业技术创新平台近20个,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投入研发资金超过300亿元。

  3

  【深化转型】推动主体从单个转向产业

  在上述政策的刺激下,东莞的外经贸形势进一步好转,上半年东莞进出口总额744亿美元,增长5.6%,增幅分别高于全省、全国20.5、4.4个百分点。

  在完成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为法人企业这一基础工作后,其后续的转型升级才是对企业能否长远良好发展的考验所在。

  为此,今年年初,东莞正式提出了包含40条具体措施的《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增效计划》(下称“增效计划”)中的一个方面。《增效计划》标志着东莞市推动转型升级的实施主体从单个企业向产业转变。《增效计划》也标志着:东莞将通过全产业链整体提高,从就地转型升级入手,来进一步达到更高层次的转型升级。

  据了解,《增效计划》除了提出要设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援服务中心外,还在多项政策中进行了创新,东莞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它实际上是未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前景的一张总的蓝图。它很明确地告诉企业,政府究竟用什么方法帮助转型升级。

  为了创新东莞的服务模式,今年5月,东莞出台《东莞市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“四大体系”实施办法》(下称“四大体系”),提出了建立加工贸易中小企业产业提升综合服务体系、加工贸易中小企业内销综合服务体系、加工贸易管理服务体系、开放型加工贸易监管体系“四大体系”,创新性地提出109条实施措施在莞先行先试,为全国外经贸发展探索新路径。

浏览 (543) | 评论 (0) | 评分(0) | 支持(0) | 反对(0) | 发布人:carmen
将本文加入收藏夹
访问统计